中山大學咨詢答疑請進學姐本校直發(fā)淘寶店: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
招生年份:202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20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01 新聞學 02 傳播學 83 國際新聞傳播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4)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國際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1.新聞本源及特點, 新聞價值、新聞事業(yè)、媒介倫理、傳媒體制與新媒體影響等;2.傳播學基礎、效果研究、受眾研究、 中外新聞傳播史、國際新聞傳播等;3.社會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解釋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1705005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和能力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復試 |
>>更多分數(shù)線信息 | ||
錄取比例 |
>>更多錄取信息 | ||
難度系數(shù) |
>>更多難度分析 | ||
導師信息 |
>>更多導師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20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01 新聞學 02 傳播學 83 國際新聞傳播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4)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國際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1.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價值、新聞事業(yè)、媒介倫理、傳媒體制與新媒體影響等;2.傳播學基礎、效果研究、受眾研究、中外新聞傳播史、國際新聞傳播等;3.社會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解釋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69 不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4)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25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企業(yè)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1.新聞本源及特點,新 聞價值、新聞事業(yè)、媒介倫理、傳媒體制與新媒體影響等;2.傳播學基礎、效果研究、受眾研究、文化研究、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全球化等;3.社會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解釋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1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30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69 不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43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4)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3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企業(yè)傳播、公益?zhèn)鞑ァ⒄畟鞑ァ? 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1.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價值、新聞事業(yè)、媒介倫理、傳媒體制與新媒體影響等;2.傳播學基礎、效果研究、受眾研究、文化研究、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全球化等;3.社會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解釋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1705027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29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69 不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4) 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媒介倫理與傳媒體制,新聞業(yè)發(fā)展與新媒體影響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效果研究、受眾研究、文化研究、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全球化及相關學派等。
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企業(yè)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1705027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9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24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69 不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4) 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注重考核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運用能力,主要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媒介倫理與傳媒體制,新聞業(yè)發(fā)展與新媒體影響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效果研究、受眾研究、文化研究、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全球化及相關學派等。
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本科目主要考察學生對采寫編評、企業(yè)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新聞傳播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相關現(xiàn)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質化與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和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1705027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94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300 |
研究方向 |
69 不分方向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4)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3 新聞與傳播學基礎
以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為主,注重考核理論基礎及其運用能力。具體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信息與宣傳,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新聞事業(yè)與傳媒體制,新聞倫理,新媒體對新聞業(yè)的影響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研究的學派(包括效果研究,受眾研究,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術決定論等),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民主,傳播與發(fā)展,傳播與全球化等。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38 新聞與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本科目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重點考察學生對新聞與傳播領域(包括新聞傳播、企業(yè)傳播、公益?zhèn)鞑?、政府傳播、視覺傳播等)之實務問題的熟悉程度,并進一步考察學生對這些與實務關聯(lián)的現(xiàn)象的分析和認識能力。第二部分則重點考察學生掌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并將其運用于新聞傳播研究的能力。包括質化與量化的研究方法。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
S1705013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備注: 院系招收人數(shù)含計劃招收免試生64人。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75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300 |
研究方向 |
01新聞學 02傳播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4)836新聞實務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4)837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以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為主,注重考核理論基礎及其運用能力。 具體包括: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信息與宣傳,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新聞事業(yè)與傳媒體制,新聞倫理等;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研究的學派(包括效果、受眾研究,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等),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民主,傳播與發(fā)展,傳播與全球化等。 836新聞實務: 注重考核新聞實務操作的意識、技能,以及對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問題的思考, 具體包括:新聞采訪原則、方式、策略,新聞文體類型、特點及變化,新聞寫作原理及技巧,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原理及技巧,深度報道的采訪突破及報道策略,財經新聞和融合新聞的特點及報道策略,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新聞報道的倫理等。 837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重視考查學生在公共關系、公益?zhèn)鞑ズ鸵曈X傳播領域的知識和實踐。具體包括:公共關系主要理論及實務,新媒體時代公共關系的新特點新趨勢及其學術前沿; 公益?zhèn)鞑サ膰H脈絡和中國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公益組織的傳播策略及公益?zhèn)鞑ミ\動(public campaign)(如健康、環(huán)保等); 視覺理論的基本框架,視覺文化領域的一般實踐。 社會研究方法論,傳播學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 方向01: S1705008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根據(jù)研究興趣適當考察新媒體技術及知識、新聞實務基礎、法學倫理學基礎等方面的知識。 方向02: S1705009 傳播學綜合知識: 側重考察(1)公共關系、公益?zhèn)鞑ダ碚摷皩崉?;?)考生對視覺現(xiàn)象的觀察,解讀圖像的能力以及對一般性視覺理論的掌握。二者擇其一 備注: 含計劃招收免試生53人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77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300 |
研究方向 |
01 新聞學 02 傳播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46 新聞傳播學基礎 (4)839 新聞實務 方向02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46 新聞傳播學基礎 (4)840 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6新聞傳播學基礎: 以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為主,注重考核理論基礎及其運用能力。具體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信息與宣傳,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新聞事業(yè)與傳媒體制,新聞倫理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研究的學派(包括效果研究,受眾研究,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術決定論等),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民主,傳播與發(fā)展,傳播與全球化等。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39新聞實務: 注重考核新聞實務操作的意識、技能,以及對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問題的思考,具體包括:新聞采訪原則、方式、策略,新聞文體類型、特點及變化,新聞寫作原理及技巧,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原理及技巧,深度報道的采訪突破及報道策略,財經新聞和融合新聞的特點及報道策略,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新聞報道的倫理等。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40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重視考查學生在公共關系、公益?zhèn)鞑ズ鸵曈X傳播領域的知識和實踐。具體包括:公共關系主要理論及實務,新媒體時代公共關系的新特點新趨勢及其學術前沿;公益?zhèn)鞑サ膰H脈絡和中國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公益組織的傳播策略及公益?zhèn)鞑ミ\動(public campaign)(如健康、環(huán)保等);視覺理論的基本框架,視覺文化領域的一般實踐。社會研究方法論,傳播學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 S1705001 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根據(jù)研究興趣適當考察新媒體技術及知識、新聞實務基礎、法學倫理學基礎等方面的知識。 02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 S1705002 傳播學綜合知識 側重考察(1)公共關系、公益?zhèn)鞑ダ碚摷皩崉眨唬?)考生對視覺現(xiàn)象的觀察,解讀圖像的能力以及對一般性視覺理論的掌握。二者擇其一 備注: 傳播學下設政治傳播研究方向,由傳播與設計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共建,修讀的學生將在入學后再遴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58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3 |
研究方向 |
01新聞學 02傳播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6新聞傳播學基礎 (4)839新聞實務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6新聞傳播學基礎 (4)840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6新聞傳播學基礎: 以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為主,注重考核理論基礎及其運用能力。具體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信息與宣傳,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新聞事業(yè)與傳媒體制,新聞倫理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研究的學派(包括效果研究,受眾研究,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術決定論等),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民主,傳播與發(fā)展,傳播與全球化等。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39新聞實務: 注重考核新聞實務操作的意識、技能,以及對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問題的思考,具體包括:新聞采訪原則、方式、策略,新聞文體類型、特點及變化,新聞寫作原理及技巧,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原理及技巧,深度報道的采訪突破及報道策略,財經新聞和融合新聞的特點及報道策略,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新聞報道的倫理等。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40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重視考查學生在公共/公益?zhèn)鞑ズ鸵曈X傳播領域的知識和實踐。具體包括:公共/公益?zhèn)鞑サ膰H脈絡和中國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公益/公共傳播,公益組織的傳播策略,公益?zhèn)鞑ミ\動(public campaign)(如健康、環(huán)保等);視覺理論的基本框架,視覺文化領域的一般實踐。社會研究方法論,傳播學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 01方向: F1701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根據(jù)研究興趣適當考察新媒體技術及知識、新聞實務基礎、法學倫理學基礎等方面的知識。 02方向: F1705傳播學綜合知識 側重考察(1)公益?zhèn)鞑?、政治傳播等理論及實踐;(2)考生對視覺現(xiàn)象的觀察,解讀圖像的能力以及對一般性視覺理論的掌握。二者擇其一 備注: 傳播學下設政治傳播研究方向,由傳播與設計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共建,修讀的學生將在入學后再遴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57 | 新聞傳播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3 |
研究方向 |
01新聞學 02傳播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4)839新聞實務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4)840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44新聞傳播學基礎 以中外新聞傳播理論為主,注重考核理論基礎及其運用能力。具體包括:一、新聞學:新聞本源及特點,新聞、信息與宣傳,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新聞價值與新聞選擇,新聞事業(yè)與傳媒體制,新聞倫理等;二、傳播學:傳播學的起源與發(fā)展,傳播研究的學派(包括效果研究,受眾研究,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術決定論等),近現(xiàn)代傳播史,傳播與民主,傳播與發(fā)展,傳播與全球化等。 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39新聞實務 注重考核新聞實務操作的意識、技能,以及對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問題的思考,具體包括:新聞采訪原則、方式、策略,新聞文體類型、特點及變化,新聞寫作原理及技巧,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原理及技巧,深度報道的采訪突破及報道策略,財經新聞和融合新聞的特點及報道策略,新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實務,新聞報道的倫理等。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840傳播實務及研究方法 重視考查學生在公共/公益?zhèn)鞑ズ鸵曈X傳播領域的知識和實踐。具體包括:公共/公益?zhèn)鞑サ膰H脈絡和中國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公益/公共傳播,公益組織的傳播策略,公益?zhèn)鞑ミ\動(public campaign)(如健康、環(huán)保等);視覺理論的基本框架,視覺文化領域的一般實踐。社會研究方法論,傳播學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初試、復試科目不設定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方向(01) 復試專業(yè)課: F1705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方向(02 復試專業(yè)課: F1704傳播學綜合知識 F1704傳播學綜合知識 側重考察(1)公益?zhèn)鞑サ睦碚摷皩嵺`;(2)考生對視覺現(xiàn)象的觀察,解讀圖像的能力以及對一般性視覺理論的掌握。二者擇其一。不設參考書目 F1705新聞傳播學綜合知識 根據(jù)研究興趣適當考察新媒體技術及知識、新聞實務基礎、法學倫理學基礎等方面的知識,不設參考書目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手機登錄/注冊 | |
---|---|